11灵命觉醒

第十一章:富足和缺乏的危险

我求祢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

求祢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

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祢,

说:耶和华是谁呢?

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箴三十7-9)

试想想:如果可以在一夜间肆意破坏这个国家,即从缅因州到加利福尼亚州,又从墨西哥湾到加拿大边境,拆掉所有公路上的路牌,情况将会如何?一个不留!试想想到第二天晚上,有多少万人会丧命?成千上万的人会死亡,因为仔细标记危险地点的路标不再存在。

意思就是说,当危险早已清楚标示,你便无须停下来和走回头路,你驾车也无须惶恐不安,因为道路危险地点早已标明。如果你留心路牌,稍为从容而谨慎地驾驶,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将会减至最低。但如果你没有留意路牌,又或者,如果路牌被移除了,危险程度便会大大增加。

忽视或者移除生命公路上的路牌都会危害神的百姓。当人站起来,说:“我信圣经”,然后不去理会圣经就他个人关心的课题所作出的教导,他就是抗拒神的道,比明言不信隐晦得多。我们都可能做着这样的事。我也可能会做出这事,所以,我祈求我永远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有智慧不去做这样的事。心怀好意的人,不是故意忽视圣经,而是否认圣经。他们忽视了基督教道路上的危险,所以,他们把路上的路牌拆了。

富足的危险

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人类、列国和教会的历史都显示,我们通常在没有什么可信靠之时才信靠神。基督徒应当是现实主义者。即是说,他应当实事求是,不去炮制或者扭曲事实。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人类、以色列、教会、列国和个人的历史都显示,我们信靠神是最后的一步。当我们没有什么可以信靠之时,我们倾向信靠神。当其他可以信靠的东西出现时,我们就会离弃神,转向它们,然后用有力的借口为自己开脱,说我们不是信靠它们,我们是信靠神。

以色列人利用神赐给他们的富足,作为绊脚石。在申命记三十二章十七至二十节,我们读到以下的说话:

“所祭祀的鬼魔并非真神,乃是素不认识的神,是近来新兴的,是你列祖所不畏惧的。你轻忽生你的磐石,忘记产你的神。耶和华看见祂的儿女惹动祂,就厌恶他们,说:我要向他们掩面,看他们的结局如何。他们本是极乖僻的族类,心中无诚实的儿女。”

“乖僻”的意思是厚颜、无耻、脸皮千尺厚、心中没有信心的儿女。这些人会为这些神祇作出有力的辩解。既有杂志文章、各种书籍,也会组成委员会。他们将会作出强有力的辩护,以支持任何新的东西,重点是我们不可以错失机会。

来到新约,你会以为,在公元前1450年到公元50年左右这千多年间,人类应会有所改变。在这一千五百年里头,基督来了,死了,也升到父那里去了,又派来了圣灵,教会也建立了。但看看耶稣所说,记在使徒写给老底嘉教会的信中的话:

“你要写信给老底嘉教会的使者,说:‘那为阿们的,为诚信真实见证的,在神创造万物之上为元首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又买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又买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启三14-18)

假如你以为这番话严厉,当留意基督继续说:“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19-20节)这间富有的教会在末后日子情况可怜至极,多了财产和美丽的建筑,救主却站在门外想要进去。

我们在路加福音看见那个富有的傻瓜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路十二18-20)整部圣经都说,富足,尽管是循正途取得的,仍含藏重大危险。

循道会社(Methodist society)成立以后,风行世界人数不断增加,约翰-卫斯理承认:“在我们的循道会社里头,我们面对一种独特、看似矛盾的现象。”他说:“我留意到,一旦一班人聚在一起,组成会社,遵行新约教义,将他们的生命与真理接轨,他们就会实时变得诚实、简朴、节俭、勤劳、正直和勤奋,结果就是,他们有钱拿出来。”

然后,他说:“一旦他们有了一点钱,他们就会开始靠钱。一旦他们开始靠他们的钱,他们就不再分别为圣、属灵、简朴、勤劳、诚实、良善,于是他们倒退,这便成了恶性循环。与神和好,你便变成简朴、节俭、诚实、勤劳、认真。这是致富之道。当你致富以后,你就倾向倒退。”他说:“这成了恶性循环。我们当做些什么呢?”

由约翰-卫斯理来回答吧!他不会被恶性循环打倒。他说:“我有答案。”他说:“要诚实、分别为圣、勤劳、节俭、尽量赚取,然后,全部捐出,这样,你就永远不会倒退。尽量赚钱,尽量节俭,尽量捐出。”

这正是约翰-卫斯理所做的事。英伦的财富可能都摆在他的脚前,至少,一般百姓会把他们的钱放在他的脚前。但到他死的时候,他只有28镑,经过一生劳碌,约得130美元。他活了83年,死时有130美元。他无须立遗嘱。埋葬他的费用也不止此数。

习惯了富裕会致命,如果你不知道怎样处理它。没有男子比一个新近发迹的男子更傲慢和不顾后果。也没有女子比一个在大城市里赚了大钱的女子更加奢侈和狂野。我不会说,这种事经常发生,但试探就在当中。

多年来,我见过青年人在中学和大学时,努力、奋斗、祈祷、爱神,钱不多,但生活得不错。然后,他们遇上一个有相同经历的女孩子,努力奋斗,超时工作,为赚取足够金钱,继续读书和帮补家计。她有一点钱,他也有一点钱,然后,他们遇上彼此,之后结婚。继而,他离开学校,成家立室,找到好工作,又用他那圣化了的基督徒才智取得高职。

不久,大量的钱涌来了,他们搬进一间更好的房子,买更大的车、更大的电视和各样型号更好的东西。他们开始少来诗班,不多参加祈祷会,少来教会;他们开始多去长途旅行,并且旅行时间愈来愈长。不久,他们倒退了。对基督徒来说,富足是危险的。

怎样处理富足

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我是说,我想所有基督徒都是穷人吗?如果所有人都是穷人,我们怎能继续支持在工场上的宣教士呢?我们怎能推广基督教的出版社呢?我们怎能为大众出版书籍呢?我们怎能继续开办学校呢?我们怎能有钱支持神的工作,继续差派宣教士、现场转播电台节目和促进书籍的流通呢?我们怎么可能做到呢?

不可能!神的心意不是要祂的百姓全部变成穷人。神的心意是要祂的百姓富足,但要知道怎样运用财富。我给你们建议三个好好运用财富的原则。

1.恭敬谢神。永远不要接受加薪,永远不要接受任何东西,除非你恭敬地感谢神,并承认它的来源,知道它来自众光之父,各样美好的恩赐都是从祂那里来的。

2.慷慨分享。如果你不肯慷慨分享,它就会使你的灵和魂腐败和锈坏。银行存款数字愈大,心便愈小,除非你慷慨地分享,以致你的良心感觉良好,神也满意。

3.谨慎行事。如果你有余,当恭敬地感谢神,慷慨地分享,然后谨慎地行事:“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路二十一34)。

这节经文谈论的是富足。“贪食—–累住你们的心”就是饮食过度。“醉酒”就是饮酒。“今生的思虑”是指,人愈穷,思虑愈少;人拥有愈多,顾虑便愈多。如果他容让他的心因这些地上的东西而负荷过度、被压倒,基督的日子就会在他不知不觉之时临到他。“因为那日子要这样临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你们要时时警醒,常常祈求,使你们能逃避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二十一35-36)。

我急切劝诫你们,我们要小心察看,以免富足,连同有余、暴食、不顾后果的饮酒和今生的思虑,使我们无法在那日站立得住,以致我们在主来的时候,被抓个正着,就如小动物被困在网罗之中。我们当祈求,好使我们可以避过这些事情,配得站立在人子面前。

缺乏的危险

说来奇怪,不单富足是危险的,就是缺乏也有危险。“求祢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祢,说:耶和华是谁呢?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箴三十8-9)。这是一节有智慧又实用、来自旧约的经文。困乏是指,财务变得很差或者身体有病。

财务困难

财务转差是富足的反面,却同样危险,尤其是在富足之后出现。有些人早已习惯了无钱或者少钱的状态,即所谓身无分文,自然不会有反应。如果你一直以来都是相当富裕,之后情况逆转,就会特别危险,因为富足通常会令我们变得柔弱。与我们的前辈相比,我们是柔弱的。

塞缪尔-约翰逊博士(Samuel Johnson)说:“立定心志,不做穷人:不管你有多少,都要少花一点。贫穷是人类快乐最大的敌人;它肯定会毁灭自由,也会令一些德行无法实行,别的德行极难持守。”

太穷会将你打倒,令你反胃,使你软弱,和造成未老先衰。如果你试过富足,之后堕入逆境之中,你会非常愤怒,因为你已经变得柔弱。太过富足会令你变得柔弱。

富足突然远离我们,即是,我们依靠的磐石可能被移走,使我们堕入痛苦的深渊。

身体软弱

说来奇怪,对于身体疾病,人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反应。有人把它用作得恩的途径。大卫说:“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祢的话。”(诗119:67)当大卫生病的时候,他有时间思前想后、祈祷和等候神,他利用他的苦难,作为得恩的途径。其他人,一接触到身体软弱,就会举起白旗投降。

有人知道怎样善用身体软弱。大卫知道,就说:“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变得粗心大意。及至我病倒了,有时间思前想后,我便与神修睦。”现在,无论怎样,财务转差或者身体软弱,都属危险,但这节短小的经文带给我安慰:“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你的力量就微小。”(箴二十四10)它没有承诺什么;它只提出一个颇不讨好、论到人的陈述,我却从这节经文得到帮助。

怎样避过这些危险

拥有太多的危险和突然匮乏的危险;或者,安泰的危险,之后突然身体软弱或者死亡的危险。两端对立却又彼此相连。一边是另一边的阴暗面,但两者都同属危险。对抗它们,我们需要磐石和避难所,藏身处和山寨,圆盾、长盾和力量;我们需要帮助,远离富足和缺乏的狮子。肥狮子是富足,而骨瘦如柴、饥肠辘辘的狮子是缺乏;牠们都是狮子,牠们都属危险的源头。我们怎能避过牠们呢?我提供三个原则。

彻底放下地上的财产

如果你未能放下地上的财产,你所累积的每个银元,对你的灵,都会是一个祸因。如果你对神有认识,深入明确地知道,拥有一切的是谁,你那不断增加的财富不会伤你分毫,因为财富不是你的。你会为那赐予者暂时保管。神赐财富,你为祂保管财富。

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如果我们一无所有,神便会容让我们拥有许多。如果我们拥有任何东西,我们便会被它咒诅。所以,把它留在身外吧!彻底放下地上的财产。获得加薪的话,小心过度兴奋。金钱增多的话,小心过度兴奋。小心来自财产的兴奋。

打破世界哲学的操控

一个真基督徒要跟世界的哲学说再见,不与人比较。世俗让我们羞于穿上不是最新款式的西装;羞于开不是最新款式的汽车;羞于住在不是最新式样的怪异房子里。世俗让我们羞于落后于时代。但是,一个人大了,就知道,他是超越所有时代的,他已长大,不怕放胆住在他喜欢住的地方,时髦也好,不时髦也好。

不时髦不是义举。时髦不是罪。荣耀在于不关心任何一方面,只说:“我要活得像样、有体面,采取快乐的中庸之道,我行我素,我不管世界说什么。”世界从我们读幼儿园的时代起,便把它的想法灌输给我们,使我们怕穿稍稍过长的衣服。怕没有自行车,又或者,必须是最好的一款。如果我们有车,就必须是最好的。我们有的,不管是什么,都要是最好的。

如果你不能从富足和缺乏中得释放,它们就会把你磨碎。如果你处于富足的话,它会害死你;如果你处于缺乏的话,它会折磨你。如果你从世界的哲学中得释放,放胆做个基督徒,脚踏实地,为你所有的和身为一个独立的基督徒而感谢神,两者都不会对你造成伤害。神会把你从上下两块磨石的夹缝中拉出来。

耶稣从未穿过不是别人为祂缝制的衣服。耶稣从未拥有过任何极可能只拍卖得一元几毛的东西;然而,耶稣是荣耀之主,世界的财富也属于祂。祂可以对石头说一句话,石头便会变成金。祂可以对树说一句话,树便会变成丰富的麦饼。祂可以向空气说话,空气便会把财富吹送给祂;但祂平静地、安静地走过世界,只留下他的一件衣裳。

如果神赐你财产,为财产感谢神。但是,要打破世界哲学的操控,让神成为一生至爱。如果神是你的一生至爱,你便可以享有任何东西,它也不会伤你分毫If God is everything to you,you can have anything else and it will not hurt you)。如果对你来说,神不大重要或者无关紧要,任何东西都会对你造成伤害。

接受你是客旅的身份

在地上,你是客旅,不是居民。你是过客。你是基督徒。我们不会在地上为我们的心筑巢。在春天,你会看见一只棕色的鸟,胸前有点,白圈围着圆圆的眼睛,牠会飞到地面上,在树丛中间,不断抓挖,无别的鸟帮助。牠会唱出你一生中曾经听过最温柔、最轻柔的短歌。那是一只灶鸟(ovenbird)——一只候鸟。

灶鸟的飞翔之歌是其中一种在北美大陆能够听闻最美妙的声音,但芝加哥没有灶鸟。来到这里的都是在迁徙途中。牠们都是过路的,从原居地到要去的地方,他们只是稍事停留,好让你们浅尝牠们那美妙的歌声。牠们怕人,你不能走近牠们,但如果你有足够耐性,你就会听到牠们歌唱;灶鸟正在上路,由南到北,要去孵蛋,去养育幼鸟。到秋天,牠们又会回来,再次在你的窗下抓挖。他们一直在迁徙。

神的儿女不是留鸟,乃是候鸟,从昔日所在地走来,到要去的地方。他们要去的地方,当然就是全能神的天堂。我们都是正在迁徙的鸟儿:我们是路过的客旅。这里不是我们的家乡;所以,尽管我们拥有东西,让我们恭敬地、感恩地、有智慧地运用它们。让我们慷慨地捐出它们,因为我们要摆脱爱物、爱人的意见、爱自己、爱金钱、爱衣服和爱财产的心。

我们是客旅,那引导雀鸟成功飞越无边大气的一位,也会引导我们,直到我们最后到达彼岸,就是从神宝座流出的水所冲擦的岸边。弟兄们,这值得等候。

我今直向高处而行,灵性地位日日高升;

当我前行祷告不停,求主领我向高处行。

我愿离开属世生活,魔鬼暗箭何足伤我,

凭信得闻天上音乐,圣徒所唱颂赞诗歌。

我愿攀登最高之地,得见天堂荣华美景,

不住祈求直到天庭,求主领我向高处行。

求主助我,使我稳健,凭信站在属天高原,

我心向往更高之地,求主领我向高处行。

世界充满疑虑恐惧,非我所要生活之处;

别人或愿长居此境,但我追求向高处行。

可参《生命圣诗》第368首)

《向高处行》Higher Ground)

欧德曼Johnson Oatman,Jr.)1856-1926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