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灵命觉醒

第六章:无法抗拒的后果定律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该一7)
人类心智的构造使人定要思考事情;于是,它采取折衷办法,思考别人的行径。法利赛人是一班认识各人的罪却不知自己有罪的人。他们思考娼妓的罪、税吏和酒鬼的罪,但他们永远不思考自己的罪。一个声音藉着道,从天上对我们说“要省察你们的行为”——仔细察看,认真思考。
整个社会密谋阻止我们做这事。有组织的人类社会要我们做各样事情,却不要我们思考自己的行径。然而,这事比任何一件或者所有吸引我们注意的事情更为重要。你可以考虑房子、汽车、旅行或者健康——各样合理事情中的一样。然而,比任何你想在某地某时修读的学科更为重要的是,你要慎重、认真、明智和诚实地思考你的行径。当圣经说“要省察你们的行为”意思是说,你要检视你的道德行为。留意,要检视的,是你自己的行径,这是违反我们的日常习惯的。圣灵的工作就是要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地方。
后果定律
每件事都有其过往和未来。所做出的每个动作,每样存在的东西,每个你讲过的词语,和每样你做过的事情,都有过往为因,有将来为果,然后又生出另一后果。一个简明的例子就是巢中的蛋。躺在巢中的蛋是另一行动所产生的结果,这个行动是生蛋的鸟儿先前做出的。这既是一个行动的后果,这也是另一件事情的成因,那就是新鸟将会破壳而出。牠是过往和未来的连系。照样,你有的每个思想和所做的每件事情也把促使你做、想或说出这事的原因和你的说话、思想或者行动所造成的结果,连系起来。
每件事情都有后果。咒诅和祝福不会无故发生。每件事情都是另一事情所引发的后果。每件事情不单是另一事情所引发的后果,也同时引发后果,引发出其他事情。你口中所出最简单的言词乃是昨日所思所想的某些条件反射所造成的结果。你的言词在明天也会有其后果。后果可以轻微,但总会有。你的为人、说话、行动或者思想都是你过往作出之选择的结果,也会在将来引发说话、行动、品性或者思想。
每件事情都有后果,其重要性见于两个方面。事情本身是重要的,而事情所造成的后果也是重要的。身为明智和有道德的生物,我们要为我们的行动负责。我想,如果我们记得和相信,我们要为我们所做的每件事和所讲的每句话向神交账,我们的生命就会截然不同。
我不敢肯定,但最终最后,论到后果、行动和因果,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每件事对我们自己的道德架构所造成的影响——对我们的生命所造成的影响。因为我们今日如何将决定我们的将来。我们的道德素质将决定我们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接受基督这个举动,如果是个真诚的举动,对我们整个道德生命会有实时的影响,它将人改变,他从一个坏人变成一个好人。神不会耍恩典的花招,把邪恶、居心不良、自以为义和恶毒的人带进天堂。当祂救一个人,祂是从罪中把他救出来。如果不是从罪中得救,他就根本未曾得救!没有恩典的举动、没有慈悲的花招、没有称义可以把不神圣的人带到神面前或者把邪恶的人带进神圣的天堂。祂来,不是呼召义人,乃是呼召罪人悔改。祂来,不是呼召自以为义的人,乃是呼召自知有罪的人。当祂呼召我们到祂那里,然后拯救我们,祂是救我们,脱离我们的过往,脱离我们的罪孽;然后,透过称义、重生和成圣这二个步骤,使人适合进入天堂。
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以为称义是将义袍披在一个不洁、污秽的人身上——这人极须洗澡,因为累积了一生的污垢,已经满身虱子——他便放胆站立在全能神的圣洁天堂中,在撒拉弗、基路伯、天使长和已经成义之人的灵中间,轻率和无礼地说:“我本应下到地狱。我是个污秽的人,但你能奈我何呢?我身上有基督的义袍,这便够了。”
神只拯救罪人,而祂只拯救知道自己是罪人的罪人。祂只拯救承认自己是罪人的罪人;但祂拯救罪人,是将他们由罪人变成好人,使他们满有圣灵。我若教授其他道理,就是教授异端邪说。约翰-牛顿(John Newton)是个清教徒,如果他听见我们现在所听闻的教义,定会感到极其震惊。
我说,每个举动都对我们的道德架构造成后果,即是说,对我们的品性造成后果,这是最重要又关乎你的事。没有人可以凭他的服装愚弄我。当然,也没有人可以愚弄圣灵。没有人可以凭他的美貌或者他的肤色,取悦圣灵。没有人可以凭他的教育或者学位或者到过的地方,取悦圣灵。在我们的道德架构中,我们的选择会有后果,要么强化美德,要么腐蚀美德的神经中枢。你曾遇过一些德行的核心已经腐烂的人,他们就如一棵随时倒在地上的树。
此外,还有另外的后果,就是对别人所造成的影响。没有人自己一个人活。你都会对别人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深远的影响。如果你是个生活苟且的基督徒,有人可能会用你的生活苟且,作为盾牌,作为他个人犯下更严重罪过的借口。又或者,有人可能晚上跪下来,说:“神啊,使我活像某某弟兄,使我活像某某太太。”两者皆可发生,因为行为有后果,也是选择的结果,不论是冲动的选择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
生死攸关的选择行为
没有行为好像选择这个行为一样,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今日的各样表现是我们所作选择的结果。我们今日如何是我们昨日所作选择的结果;我们将来如何将会是我们今日所作选择的结果。这些选择可以好,可以坏;可以是无知的,也可以是明智的;可以是冲动的,也可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可以是出于恶意的。
一对年轻夫妇吵架,女的冲了出去,与另一个人结婚,说:“我要给那蠢人一点颜色看看!”之后,她一辈子与第二任丈夫在一起,却低声对人说:“这是我一生最错的决定!”我们作出自私的选择、怯懦的选择,我们作这些选择,因为我们害怕作出其他选择。我们可以使我们的选择变成明智、无私、有远见、勇敢、谦虚、出于信心、顺服神的选择。
一个人的选择将他区分为智慧或者愚昧(A person’s choices distinguish him as either wise or foolish)。智慧人知道他必须为肉身所做的行为交账,愚昧人却不知道。在圣经里头,“愚昧人”一词不是用来形容一个心智不全的人的。愚昧人是一个行事不顾后果的人。
然而,选择还有比道德还要深的层面,因为道德涉及行为准则、义、我们与人的关系和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它是在人的灵里头。在圣经里,智慧人不一定是个受过教育的人,也不一定是个文化水平高的人,当然,他可以是这样的人。他会想:“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呢?”然后,他会做一些不会令他将来感到羞愧或者害怕的事。这解释了神眼中的智慧与愚昧之间的区别。
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一个在邻舍中间有一定地位的人,一个有钱人,一个向前看但从不考虑死后情况的人。他是个愚昧人。我们的主是这样说的。地狱里挤满愚昧人,天堂到处都是智慧人。天堂永远不会有愚昧人,地狱也永远不会有智慧人。根据神的定义,愚昧人是一个行事不理后果的人,他作出选择时,不会想到永恒。这样的人不会在天堂。充满天堂的,是相反的人。
神爱恶人、不能忍受正派人的想法是现代的异端邪说。这不是事实,也永远不会是事实。圣经没有一处地方要我们相信这是事实。但是,如果恶人变成智慧人,以致有时间,考虑永恒的后果,然后作出永恒的抉择。即是,选择神、基督、羔羊的血、悔改和离罪,他就是智慧人。神也会算他为智慧人;而满了天堂的,正是这种人。
愚昧人选择要和谁结婚,但在选择的时候,没有想到永恒。他们选择按他们的心意运用他们的金钱,也这样做了。他们选择想说的话,心里想:我们的口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的舌头是属于我们的。谁能告诉我们该用我们的舌头说什么话?于是,他们说想说的话,但他们没有想到明天、审判的日子、神那张可畏的脸或者白色大宝座。他们是愚昧人。
地狱里挤满愚昧人,天堂里挤满智慧人。有些在天堂的智慧人,在地上的时候,不会读也不会写;在地狱,有博学的愚昧人,在他们的名字后面,有连串学位,就如风筝的尾穗子一样。他们认识万事,就是不识一件事:他们是愚昧人。
今天要做正确的选择
我们的一大选择就是选择生或者死。要选择什么已经交由我们自己决定。圣灵说:“今天就可以选择。”要选择什么,由我们决定。如果人不能犯罪,他不能是圣的。如果他不能犯罪,他不是自由的;又如果他不是自由的,他便不能是圣的。自由选择是成圣的必备条件,也是犯罪的必备条件。成圣是道德的自由选择,结果就是作出圣和义的正确选择。没有人会刻意选择死亡。就如丁尼生(Tennyson)所的:
不管疯狂的忧伤说什么,
没有呼吸着必死气息的人,
果真渴想死亡。
为生,非为死,我们喘息。
没有人会渴想死亡;他们只是选择走向死亡的道路。他们选择死亡,是连串零碎选择的结果。他们作出了在道德上愚蠢的最后选择。他们选择了死亡;不是因为他们看着死亡,然后说:“我选择你!”他们是因为看着各种可喜悦的道路,亦即是导向死亡的道路,然后说:“我选择你!”
城市不会选择腐烂和死亡;它们只是选择做令它们腐烂和死亡的事。就如人不会选择生或者死,他们不去选择生命本身罢了。没有人可以站起来,照这意思说“我选择生命”。他是说:“我选择那赐生命的一位;我选择导向生命的道路。我选择生命,拒绝死亡。”
圣经说:“今日就可以选择‘选择生命吧!’”然而,你要来到生命的所在地。你选择水,但你要来到水的所在地,才可以饮水。你选择得救,但你要来到主和救主所在的地方,寻求得救,并把自己交在祂的手中。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始于悔改。
有人会影响你。有些人会成为更好的基督徒,因为他们没有受不良基督徒的影响。有些人受到影响,作出了错误的选择。那些对你造成影响的人是眼瞎的、心硬的、麻木的或者在道德上不负责任的,他们在末日不能帮助你。
那领你走歪的人,那个现在正影响你、领你走偏的人,到那日会说:“这与我何干?我不能为你负责。你自己处理吧!”那个生意伙伴,劝你偷工减料、走捷径、不择手段,笑着,拍你的背,对人说:“老顾呀,是个好伙伴,哈哈哈。”不过,有一日,当“老顾”要孤立无援时——那就是你——你的生意伙伴将完全无法帮助你。
我想影响你,如果你过着随便的基督徒生活,我想你省察你的行径,开始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好使魔鬼蒙羞,上帝喜悦,我想鼓励你有得胜的生活、结果子的服事和神圣的品行。
你必须作出选择。这个选择会化为行为,这些行为又会决定命运。神已将可以选择这个荣誉赐给你了。你选择了那赐生命的抉择吗?
恩典与后果共存
灵命衰颓的一大特色就是误解后果定律。因为某些原因,许多基督徒以为,他们重生了,便无须承担后果。因此,许多人过着一种完全不顾后果的生活。毕竟,他们这样说:“我靠恩活着。”
没有人会质疑这一点,即是,大卫王是个敬畏神的人。圣经甚至说,他是个合神心意的人(见徒13:22)。然而,这个敬畏神的人尝尽了后果的苦头。这个人取得各种胜利,我们不难假设,他无须忧虑后果。
大卫和拔示巴的故事,所有读过圣经的人都会熟识(见撒下十一至十二章)。那是大卫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他作出了某些选择,因为这些选择,某些后果随之而来。因为每个行动都有相应的后果。
对大卫来说,这个行动就是与拔示巴通奸。这个行动是他独自作出的选择,也要他自行负责。后果就是他和拔示巴所生的孩子最终夭折。不管大卫多么努力求神给这个孩子一条生路,这孩子还是死了。一个经常遭人误解的圣经原则见于加拉太书六章七节:“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这是无法抗拒的后果定律。
因为属灵冷漠在许多基督徒中间日见增多,我们经常作出完全不顾后果的选择。又或者,我们培养起一种不正的期望心态。我的意思是,我们的期望与我们的选择是无关的。不要弄错:今日,你面对昨日选择的后果。明日,你将要面对今日选择的后果。
得胜又得胜,不断得胜,威武的大能君王,
祂率领大队忠心信徒,出发到战场打仗,
看他们勇敢向前行,看他们甲胄鲜明,
听他们欢呼主帅名,听他们喜乐之声。
凭力争战未必得胜,快跑的未必能赢,
只须要坚信与忠诚,必能藉主恩得胜。
得胜又得胜,不断得胜,谁是这奇妙君王?
祂率领军队从何处来,他们歌颂祂光荣,
祂是我们救赎恩主,是我们神圣元帅,
信徒要在主国度里,如众星永远发光。
得胜又得胜,不断得胜,万王之王万有主,
虽世间王朝都要倾倒,权与位不断更改,
祢所率领争战军兵,坚信忠诚到永远,
当一切争战都过去,在天家永享安息。
(可参《青年圣歌综合本(三)》第111首)
《藉恩得胜》(Victory Through Grace)
克罗斯比(Fanny J.Crosby)18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