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灵命觉醒

第二章:寻求替代神的东西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在那里,

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

抢夺我们的要我们作乐,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吧!

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诗137:1-4)

摩西——在西乃山与神相会,领受十诫——不知道在山下神的百姓正身处险境之中。沉醉于与神同在,摩西只想着神。在山下,却是另一个故事。

正当摩西在山顶之上,他的哥哥亚伦屈从了以色列的厌烦心态。摩西离开的时间比预期长,神百姓的肉欲需要一些东西刺激。说坦白一点,他们不想再等摩西。

当你着眼事实,就不难发现,其中一样神百姓面对的危险就是在宗教方面感到厌烦,厌烦宗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厌烦神却不。那些曾经与神和祂大能、可畏的临在相遇过的人绝不会落到厌烦的地步。然而,宗教,连带所有令人厌烦的应该和不该,自然会令人们感到厌烦。人若尝试在宗教上遵行他的宗教,就会在琐事上经历到重大的厌烦时刻。

以色列经历过神为他们成就的各样奇妙神迹,他们却厌烦行这些神迹的神。亚伦,眼见摩西怒对当前情况,就说:

“求我主不要发烈怒。这百姓专于作恶,是你知道的。他们对我说:‘你为我们做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我对他们说:‘凡有金环的可以摘下来’,他们就给了我。我把金环扔在火中,这牛犊便出来了(出三十二22-24)。”

充斥巴比伦心态的环境造成一种处境,令教会被我称为迷信(cult)的力量支配。这些迷信主导了今日的基督教处境,使真正的基督教连呼吸也感困难。容我向你逐步说明我的意思。

模仿迷信

第一个主导今日基督教的迷信就是模仿我们所见教会以外的事物。这是不成熟的特征,就如小童看见人做这事便尝试仿效,却对这样做的实质意义,一无所知。美国的世俗媒体为我们在教会的人定标准。众教会如今有由“司仪”主持的“节目”。这是直接来自娱乐界的。这样属乎世界的圣物被引进到永活神的圣所。教会天真地模仿在世界见过的事物,完全不顾后果。

从前,是教会为音乐定标准。然后,世界模仿教会。音乐人,如贝多芬、莫扎特和韩德尔,令整个世界歌唱,而音乐的焦点是教会。我们不再始创我们的音乐;相反,我们输入周围世界的音乐。如今,我们长途跋涉,进到世界,为要将世界的声响引进教会。我们将这头“猪”献在耶和华的坛上。多么亵渎!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献给神。进口我们周围的文化,不再在我们里头敬仰基督的本性和性情,就是今日基督徒可悲的现实。

我们的文学也没有分别。如果外间世界有一本畅销书,你可以肯定,教会里头最终也会有人仿效。我们不去写尊崇神、教会和天上事物的伟大文学,倒去复制枯燥、在道德上有问题的世界文学。对一些作者来说,他们能够尽量贴近悬崖边缘而不跌落山崖,似乎就是最好的奖励。我报道一下新闻。他们没有跌落山崖的危险;他们早已跌落山崖,还不自知。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基督教被人大大误解,甚至被那些自称基督徒的人误解。在这个世界,真正的基督教是个奥祕,是个奇迹,是一样怪异和超越的东西。新约的基督教是这个世界无法理解的。要在这个世界的标准和教会标准之间建造桥梁,是绝不可行的There is absolutely no way to build abridge between the world’s standards and the Church’s standards)

有人说,能够写作一部同时得到世界和教会认同的书是一大荣誉和成功的标志。这种说法存在问题。我无法,在圣经或者教会历史里头找到任何例子,证明世界和教会可以兼容。教会的品味应该永远高过和大于世界的品味。满足教会的东西应该无法满足这个世界。真正的基督徒不断渴慕基督和与基督有关的事情,世界却不会有这种渴慕。

基督傲然独立,祂不模仿;也不讨好世界,不会尝试用无效的方法赢得世界。许多福音派教会几乎在各个方面,都要更紧贴世界标准,而非新约标准。

娱乐迷信

与模仿迷信相连的,是娱乐迷信。这极有可能是破坏力最强的异端邪说,不断荼毒今日的福音派教会。宗教是一种娱乐形式的想法,与新约的教导相距那么远,我实在不明白,何以一些本来美好的教会竟会屈从它。

再一次,这种情况清楚地见于现代文学。它带给我们的宗教小说,是不现实、做作和虚假的。这种小说的质素远远低于新约的标准和整个教会历史定下的标准,我实在不明白,它们何以竟然销量惊人。然而,这种宗教娱乐比别的货品更快被抢购一空。

这代基督徒不是需要宗教娱乐以满足肉欲,乃是需要一些以圣经为基础的文学挑战和激励心灵,使他们更深领会神、基督和整个救赎计划。如果我们喂养肉体和肉欲,它们就会成为主导我们生命的力量。如果我们喂养灵命,我们就会更多渴慕神的事情。

名人迷信

第一个主宰今日福音派教会的迷信是名人迷信。说到这一点,我应该自行引退。因为某些原因,今日福音派教会的领袖认为,为要达成他们想为基督达成的事情,他们需要一些归主的名人领路。

这位归主的名人被认为可以为福音派教会,做成属神的人无法做成的事情。毕竟,名人在世界眼中是“入时”的。归主的名人所吸引的,是顺从肉体的基督徒,到另一位更加有名的人归主,其吸引力便不再存在。那为周围世界感到心碎,在神面前双膝下跪的一代,在哪里呢?那些为得着世上还未得救的男女而舍弃一切的人,在哪里呢?

今日教会的慕迪(D.L.Moody)在哪里呢?宣信(A.B.Simpson)在哪里呢?耶德逊(Adoniram Judson)在哪里呢?戴德生(J.Hudson Taylor)在哪里呢?苏珊娜-卫斯理(Susanna Wesley)在哪里呢?朱利安夫人(Lady Julian)在哪里呢?还有许多我可以提出他们名字的人。今日一般的基督徒就连替他们解鞋带也不配。

要认识这些男男女女和他们为基督所做的工作,然后转过头来,追随一些归主的名人,可以说,是近乎亵渎。我们被名人迷倒。无论他们说什么,我们都视为当日最重要的说话,哪怕它违反圣经明确的教导。圣伊格那丢(St.Ignatius)说:“除了祂,不要有令你目眩的东西。”在这段日子里,我们容让各样事物令我们目眩,除了“祂”。我们渐渐厌烦神和圣经的真理。我们似乎须要有一些东西来加添生气和刺激我们。此举使我们在取代神的道路上走去。

早期教会因基督而惊叹。祂令他们目眩,祂在他们里头激起惊讶之情,以致他们永远无法忘却基督。他们谈论的内容是基督。他们思想的内容,从早到晚,都是基督。基督是他们唯一活着的原因,他们也完全乐意为祂舍命。

如今,我们期待名人令我们目眩。因为某些原因,我们假设,肉体的欢愉足以取代对至高者分别为圣的崇敬。所有属于这个世界的才子名人身份都与新耶路撒冷无关。廉价的激动永远无法取代来自认识耶稣基督的超拔欢欣。

以色列被巴比伦压制

尽管在巴比伦的以色列未尝不是以色列,她却失去了在崇拜中向耶和华高唱赞美的能力。她的音乐失落了。在以色列未到巴比伦前自然会做的事,在巴比伦变得无法做到。“我们怎能在外邦唱耶和华的歌呢(诗137:4)?”被掳的犹太人哭号,因为想到犹太家乡。

锡安的歌在巴比伦的荣华中间唱不出来。尽管以色列失落了对耶和华的“敬畏”,被巴比伦压制,那些记得在以色列怎样高声赞美耶和华的人却哀叹不已。巴比伦劣质的短歌与锡安的诗歌无法相比。

在出埃及记第一十二章,我们看见,正当摩西在山顶从神领受诫命之际,以色列堕入背道之中。他们自行制造偶像,违反主的诫命。以色列宣告奉献的节日,并且将他们的金牛像奉献给神,完全蔑视神的命令。亚伦应该知道这是不对的,但他认同群众的做法。

在错误的祭坛敬拜

今日的福音派教会也有他们供奉的神祇,违反了神的诫命。他们在这些异教神祇的坛前下拜,不顾后果地放纵自己。

市场推广的祭坛

第一种崇拜是在宣传的祭坛崇拜。许多福音派基督徒狂热地崇拜市场推广,彷彿它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没有庞大的推广活动,怎能使人进到教会呢?如今的宣传就是要做圣灵昔日在教父时代所做的事。麦迪逊大道(Madison Avenue)绝不能取代圣灵在人心中的感动。

许多基督徒在成功的祭坛前下拜。诚然,我相信神希望我们,在基督徒的行事为人和向世界传福音的事上取得成功。问题在于定义成功,是依据世界的成功标准。根据这些定义,基督应彻底失败了。早期使徒死亡,肯定也是失败。此外,纵观教会历史,按照今日的成功定义,属神的伟人肯定并不成功。世界眼中的成功,神定义为可憎恶的事。成功的基督徒是一个知道他在这个世界只是客旅的人,他指望的一座城,是由神建造和以神为根基的(见来十一10,十一14)。

金钱的祭坛

许多在今日福音派教会里头的人,在金钱的祭坛前下拜。没有人会否认,要有钱,才能推行宣教项目和做接触社区和世界的工作。没有人比大有信心的人,如宣信、慕勒(George Müller)和戴德生,更明白这个道理。老实说,这些人,以及许多步其后尘的人,祈求有数以百万计的金钱,以完成神摆放在他们肩头上的工作。然而,不同的是,对他们来说,钱只代表完成工作的手段,然而,在今日,钱乃目的。

活动的祭坛

教会也在活动的祭坛前下拜。不用多说,在今日的福音派教会里头,活动已经化身为神。一星期七晚都有活动在进行,绝对使神的百姓感到精疲力竭。我们怎能有时间留在家中?我们怎能有时间进到我们的密室,花时间为身边的社区祷告和代求?在我们的社会里头,为活动而活动是个巨大的陷阱。当然,我们须要出去,做点运动。当然,圣经谴责懒惰的人。但是,当活动本身成了目的,它便变成一座祭坛,让教会在它面前下拜。

我明白部分活动背后的理据。如果我们不为我们的年轻人提供活动,世界便会得着他们。今日的儿童被引诱,要求拥有昂贵的玩具。我还记得:我从前用一些剩余物资制造玩具,得到乐趣。我不单有创造的欢欣,还有玩玩具的欢乐。但此情不再。我们如今有的,是一个受到过度刺激的世代。伟大的情愫不再来自身内:它们必须由外面夸张的填塞来引发。这个世界靠过度刺激来生存,撕心裂肺的事件接二连三。教会就是与世界同在。伟大的思想激励我们追求至高的热诚,这热诚是我们的心灵情意受得了的,事情该是如此!

欢乐的祭坛

在今日的福音派教会里头,最令人感到困惑的祭坛就是欢乐的祭坛。凡读经的人都会知道,神喜悦祂的创造,因此,欢乐是好的、有益身心的和合神心意的。问题在于,为带给我们欢乐,要付什么代价。欢乐本身没有错;但是为求欢乐而付出的代价可能是错的。我们喜欢做神的工作吗?我们喜欢与神的百姓交往吗?我们喜欢神的临在吗?抑或,我们必须走到外面,离开基督徒相交的圈子,在世界里头寻找欢乐呢?这是错的。

最糟糕的是,我们将世界的活动和欢乐引入教会。任何外面世界的人认为刺激的东西很快被引入到地方教会活动之中。在外间世界找到的欢乐,最后也会出现在福音派教会之中。教会怎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这一切都始于将虚假的价值赋予各样事物,然后假设这些价值都是合理的。随之而来的,就是用诗歌、音乐、戏剧和文学来认证这些价值。这一切都是基于假设这些价值是合理的,却否认和忽视任何证明这些价值实属虚假的。

我们必须紧记的是,只有那听命于耶稣基督的人才属于祂。福音派教会正在这个核心价值上让步,忽视了“主如此说”。没错,我们想要基督所赐的各种好处。我们要祂的帮助、保护和引导。我们甚至为祂的出生、人生、死亡、教导和典范,热泪盈眶。问题在于我们不肯听命于祂。基督不能拯救一个祂不能掌控的人。宣称自己已经得救却忽视祂的诫命,就是活在彻底的幻觉中。

不过,希望不是没有的。帮助还是有的。觉醒还是可能的。在灵光一闪之中,神可以让人知道,在最深邃的意义上知道,关系其灵魂永恒福祉的道理,所得比十年苦读所学到的更多。然而,长期默想属神的真理和顺从这些真理的习惯,是让这种灵光一闪出现的必备条件,这也同样真确。圣灵不会光照一个不负责任的心灵;即或有过一次也不会再有。祂要求我们行事为人,要与我们更高的特殊恩召相符。

你会为耶稣而活,常常清纯和良善?

你会与祂同行,在窄路之中?

你会让祂背负你的重担,挑起所有的担子?

让祂的旨意在你身上成全!

你会让祂使你自由,追随祂的呼召?

你会知道,要平安,就要放弃一切?

你会让祂救你,使你永不跌倒?

让祂的旨意在你身上成全!

你会在祂的国里,找到恒常安息之处?

你会在早已安排的试验中,证明祂是真实?

你会为祂劳累,常常献上最美?

让祂的旨意在你身上成全!

祂的能力可以使你成为你本该成为的人;

祂的血可以洁净你的心,使你得享自由,

祂的仁爱能充满你的灵,你便会明白,

最好是让祂的旨意在你身上成全!

《你会为耶稣而活?》Would You Live for Jesus?)

鲁斯邦Cyrus S.Nusbaum)1861-1937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